Search

日本雜耍藝術家 山村佑理雖然不是科班生卻在17歲那一年前往美國巡迴演出,五年後通過法國麗都馬戲學校甄...

  • Share this:

日本雜耍藝術家 山村佑理雖然不是科班生卻在17歲那一年前往美國巡迴演出,五年後通過法國麗都馬戲學校甄選到該校研習,至今都還持續透過雜耍與各種藝術形式合作中。

最近他的影像作品進入 Paris Play Film Festival 最佳舞蹈影片的半決賽,衷心祝福他的作品能被更多人賞識。

回想起2019年他在香港版釘孤枝熱血大亂鬥的身手依然歷歷在目,音樂一催下去他便能跟著節奏即興不停歇,不熟的朋友可能以為我只是看他在跳舞而已,實際上他是一邊雜耍一邊跳舞啊!

(趕快在腦中想像一位舞者在即興,同時還要丟球,全神貫注長達近三個小時,大概就是那個意思了)

他客氣的說,現在比較關注舞蹈與雜耍之間的連結,雜耍數量就比較沒有追求了,but在現場丟最多球最穩定的人就是他,連跟他同樣念麗都馬戲學校的學弟都相形見絀,可見他的基本功紮實的嚇人。

在工作坊期間他提到,為了想讓更多人認Juggling,他不只是繼續苦練而是轉身去接觸舞蹈,在舞蹈的世界裡探索雜耍的新面貌,也透過這樣的連結讓舞蹈圈與雜耍圈看見彼此相容的可能。

真心佩服這些帶著拓荒者性格的藝術家,當身邊的人都跟他說「沒有人這樣搞的啦~」他卻一點一滴地在荒蕪中開創出一條道路。

曾經只能守在戲班、劇團的練習訣竅因為馬戲、雜技學校成立而慢慢擴散到民間,也因時代進步我們再也不用透過聽老師傅口述才能窺探那些傳奇人物的身手到底為什麼如此奇葩。

非常鼓勵馬戲、雜耍同好、擔任雜耍主修老師的朋友認識這一位日本朋友並支持他在vimeo上的創作,只需要6杯珍奶的費用就能觀看他入選半決賽的影像創作,也許不合你現在的胃口,不過 高俊耀老師在 #馬戲棚 堂上說到,身為創作者需要培養自己的敏感度,試著與同溫層以外的人交流,在對談過程中體會別人看事情的角度,慢慢養成自己的觀點才能創造無法取代的形象。

我也很好奇大家是怎麼看待這種形式的雜耍表演呢?歡迎跟我分享你的回饋或提問。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